快三app-快三app
快三app2023-01-31 16:05

从“两个文明”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王锁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包含和体现了我们党不断探索现代化的方法论和实践论。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两个文明”维度不可或缺。

  中国式现代化首先体现在物质文明的快速增长上。近代中国史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经济落后、积贫积弱,必然备受欺凌,也难以独立自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根本的就在于物质经济上的落后或不发达。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核心。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经受住了国内外各种复杂严峻挑战的考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强大的经济支撑。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从而使得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我们谋划发展、实现发展、推进发展,从而为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打下坚强后盾,也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厚植深厚底气。

  中国式现代化还体现在精神文明的繁荣进步上。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厚重的力量。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目标。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也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指向。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带来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为适应这一趋势,“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踏上新征程,面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所以必须抓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更高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为现代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国式现代化更体现在“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上。当前,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增强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行动自觉,努力让“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

  把握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一方面,大力发展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努力加强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出发,充分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汲取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世界奇迹,也创造了精神文明繁荣进步的丰硕成果。应该说,这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创造性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是分不开的。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当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为顺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我们可以从过去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中获得启示,深化对“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努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整体跃升。

  满足多样需求。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需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客观上就要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通过抓好经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通过抓好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总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同步改善。

  坚持统筹规划。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中明确如何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要求,将之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开启新征程,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上,我们都要把握各项工作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做好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统筹规划、协同治理、久久为功;从落实“一岗双责”抓起,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健全促进“两个文明”均衡发展的理念及体制机制,加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制度化建设,常态化推动“两个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立足新发展阶段,更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在高质量基础上发展,不断将“两个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实现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快三app

居家治疗调理 中医也有良方******

  抗疫三年来,广州中医药力量在疫情防控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如何继续用好中医药为疫情防控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救治?老人、小孩等感染者、康复者如何居家治疗、调理康复?昨日下午,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冠病毒防治中医药专家访谈会上,市卫健委中医处和广州三家三甲医院中医药专家解答了一系列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他们为您答疑解惑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处处长钟首斌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主任刘敏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临床救治组专家、广东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郭建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京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于林

  ●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队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陈楚云

  关键词·中医药救治

  中医药全方位、全链条

  深度融入疫情防控救治

  问:新冠疫情防控三年来,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州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钟首斌:三年来面对新冠病毒感染,广州的疫情防控工作从机制上保障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医药并用,从预防、治疗到康复,都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医药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入疫情防控救治中。

  按照国家和省中医药主管部门的要求,广州建立起疫情防控救治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形成了“第一时间应用中医药救治方案,第一时间中医药专家介入,第一时间用上中医药治疗”的工作模式。同时,在市八医院等定点医院深化中西医全程协作,中西医专家联合制定治疗方案、联合开展救治、联合查房和病例讨论。

  治疗上坚持中西医结合。推广咽部经络疏通操、中医五音疗法、药膳等多种具有中医特色的非药物治疗,确保中医药“早期使用,全程参与”。

  预防上发挥中医“未病先防”优势,推出“粤抗1号”“粤抗2号”中药预防方,推广八段锦、易筋经等中医传统健身功法,让中医药提早介入。

  康复上注重中医调养。支持各医疗机构开设新冠感染康复门诊,为患者制定“一人一证一法”的精准化康复方案,提供中药、饮食、运动等中医指导。

  问: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之后,广州在中医药防治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

  钟首斌:1月8日,国家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近日,国家先后发布第10版诊疗方案等几份重要文件,都特别强调要注重发挥中医药在临床救治中的独特作用。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接下来广州将重点加强3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各级中医医院救治能力建设。广州要求各中医院尽可能扩容发热门诊,加强急诊科、ICU、呼吸科、感染科等重点科室建设,加强重症危重症中医药救治。

  二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培训和指导。

  三是加强中药资源储备。

  问:目前在新冠疫情防控救治方面,哪些中药材用量较大?

  林丽珠:三年以来,岭南地区老百姓对中医药的信赖充分体现出来了。2022年12月30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全省对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品种目录,总共74种,我们医院有15种进入目录。近两个月,医院开出的中药处方可能是平时的20倍,超10万人次寻求中医药帮助防治。在中药饮片中,有大家熟知的小柴胡汤、桑菊饮、止嗽散等。大家还会常用一些清肺祛湿、健脾药物,如五指毛桃(南芪),这些药的用量也有上升趋势。

  关键词·“阳康”后的调理

  “阳康”的广东人要注意

  上穿羽绒下穿拖鞋不可取

  问:“阳过”后多久,身体才算真正康复,有没有标准?

  刘敏:一般来说一个星期左右或者多一点,很多人都会转阴,就算是“阳康”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相对恢复的状态。很多病人转阴以后一周甚至两周会觉得非常疲倦,咳嗽、咳痰,或者嗅觉、味觉减退、容易出汗、睡眠不好等,所以一般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身体才能逐渐恢复。

  问:目前广州将迎来新一波降温,春节也即将到来,对于“阳过”正在恢复的人群,“衣食住行”各方面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

  刘敏:一定要注意保暖。广东地区很多人喜欢穿拖鞋,我前两天在街上还碰到有人上身穿着羽绒衣,下身光脚穿着拖鞋,这非常不好,因为“寒从脚起”!有些女孩冬天还喜欢穿露脐装、露膝裤,这就更不好。这个时节穿衣服一定要注意保暖,以免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病情加剧,或者二次感染。

  吃东西不要太油腻,不要吃生冷食物和冷饮。建议刚“阳过”的人少吃水果或加热后再吃,像橙子就可以蒸着吃。还要避免吃辛辣煎炸食物,饮食尽量清淡而富有营养。

  住处应干净整洁通风;作息方面,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适当活动;开车上下班的,注意启动车辆后先把车窗打开通风,保证车内空气新鲜。

  关键词·高龄患者

  重视“扶正” 帮助重症患者渡过难关

  问:目前临床上重症患者收治情况如何?怎样帮助感染者阻断病情进展?

  郭建文:目前从省中医院临床看,新冠感染住院患者确实以80岁以上老人为主,其中不少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也有人同时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这些人群感染后比较容易转为重症。

  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使这类患者得到了较好治疗。按照最新诊疗方案,西医治疗方面,我们给予俯卧位改善呼吸、氧疗等生命支持;中医方面,通过宣肺化湿、清热解毒、通腑、扶正,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免疫力。关于“扶正”,我们有个很好的方法——医院营养食堂使用30克人参+2-3克陈皮煲瘦肉水提供给患者,起到很好的扶正作用,帮助患者熬过最艰难的3-5天,平稳过渡后,机体免疫力恢复了,核酸也转阴了,绝大多数重症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顺利脱机拔管,恢复正常血氧指标。

  问:广州在入境感染者中检测出XBB病毒株,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量也增大,市民尤其是特殊人群如何预防感染或二次感染?

  郭建文:首先,目前广州流行的毒株是BA5.2 、BF7亚分支,与XBB毒株有交叉免疫保护。第一次感染后半年内保护性抗体滴度比较高,只要不是机体免疫力特别弱,半年内再次感染的机会不大。

  其次,春节期间,儿女都希望去看看家里长辈,建议家里有特殊高危人群的,尽量减少外出和拜年串门的机会,避免交叉感染,表示关心可以有很多种方式。

  关键词·孩子的照顾

  孩子“阳康”后如何恢复运动? 不妨从做家务开始

  问:很多孩子感染后烧得很高,但好得也快,如何观察孩子是不是真的康复了?康复期要注意什么?

  杨京华:按中医的说法,儿童是稚阴稚阳之体,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但是同时又是纯阳之体,发病以后康复得也快。不过,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在孩子“阳康”以后,还是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孩子“阳康”以后,如果活泼好动、精神饱满,说明问题就不大了。第二,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消化状况。有一个简单的方法,10秒钟就可以判断:早上起来闻一闻孩子的口气,看看孩子的舌苔厚不厚,每天大便是不是正常等。

  问:“阳康”后的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恢复运动?

  杨京华:核酸转阴一周后,大部分孩子的身体状态就基本恢复正常了。只要是孩子本身没有明显基础疾病的,感染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的,转阴一周以后就可以从低强度的运动开始,循序渐进地恢复运动。

  什么是低强度运动?譬如马上就要过年了,建议“阳康”的中小学生做一些家务,或者出门散步走走、陪妈妈去买买菜,这些属于低强度的活动;逐渐适应之后就可以从事慢跑、踩单车、跳绳等活动,通常在学校的运动,都是低中等强度的;而高强度的竞技性、力量型、对抗类运动项目则要放在最后。

  关键词·心理调节

  “阳康”后情绪有点消极?可以试试中医疗法

  问:有些人“阳康”后情绪变得有点消极,失去了工作热情,或者对很多以往热衷的事情都不感兴趣了。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做一些心理干预,去调整一下状态?

  于林:这个问题要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而定。如果情绪低落不明显,时间比较短,可以通过多休息、适量运动、听音乐等方式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出现抑郁的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就要高度重视。情绪低落表现为经常诉说自己不开心,心情不好,终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程度轻的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会有痛不欲生感,度日如年,常说活得没意思。兴趣减退表现为对以前喜欢的活动或事务兴趣下降,或缺乏兴趣,如文娱活动、体育运动、业余爱好等。快感缺失表现为患者丧失了体验快乐的能力,不能从平日从事的活动中获得乐趣。即使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或工作,也是为了消磨时间。当上述症状超过2周且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建议去医院的睡眠心理科或专科医院就诊,接受系统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问:冬季本来就是抑郁高发季节,新冠疫情下不少人也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如果自感有抑郁情绪,有什么方法可以排解?

  于林:首先要有良好而充足的睡眠。其次,坚持适当运动锻炼。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需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一定要从轻缓的项目开始,如八段锦、五禽戏、瑜伽、散步、快走、慢跑等;时间也宜从短到长,根据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此外,还可以通过中医的穴位按摩、足浴、五行音乐等手段排解。更重要的是,经过上述方法,症状没有改善,甚至还有加重的话,还是要去睡眠心理科或专科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关键词·传统疗法

  “阳康”后咳嗽乏力 传统疗法可缓解

  问:对“阳康”后很多人咳嗽不止、疲倦乏力等问题,中医会推荐用什么方案来调理?

  陈楚云:“阳康”后的咳嗽,在中医辨证来说,属于外感咳嗽。通常起病急,病程相对比较短,要辨其风寒还是风热。从针灸来说,主要取天突穴、中府穴、列缺穴、合谷穴以及肺俞穴来治疗,多数是用针刺,或辨证给予刮痧、艾灸或者拔罐疗法,还可以做穴位注射,用维D果糖酸钙或者维生素B12注射定喘穴等。

  对于疲倦乏力,中医认为是伤了肺气所致,针灸来说,会取百会、关元、肺俞、脾俞、膻中、足三里等穴位,用温针或针刺治疗,也可以在背腧穴做拔罐治疗。我们医院有一个自制脐疗药粉,可以铺在神阙灸(也就是肚脐)上来做艾灸,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咳嗽不止还可以按压少商穴和孔最穴。少商穴取穴挺容易,就在拇指末端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有清肺利咽,开窍醒神的作用,用手指尖掐揉少商穴,直至止咳即可。孔最穴可以治疗急症,它就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用拇指按压孔最穴,深按至咳嗽停止。(全媒体记者周洁莹、翁淑贤、吴婉虹)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快三app地图